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实践动态 > 正文

蝶变长龙 现代乡城

发布日期:2023-03-13 09:45

一条名为龙溪的母亲河、一段关于清光绪年间翰林谭子杰的求学故事。再现了长龙经久不息的历史人文;见证了长龙源远流长的发展变化。

重庆市垫江县长龙镇,地处垫江县中部,东与高安镇相邻,南与黄沙镇毗邻,西与桂溪镇接壤,北与曹回镇相连。春秋时期,长龙镇境域属巴国,1935年设长龙乡,1940年与高安合并建长安镇,次年改置长安乡 ,1955年复置长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2014年,由长龙乡改为长龙镇。

长龙镇半岛风景

“长龙镇的历史是值得回味和留存的,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我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宜机化耕作;同时,依托龙溪河的丰富资源,建起了沿河产业带;我们还巧用清光绪年间翰林谭子杰的故事,进行乡村的治理和改造。”长龙镇党委书记杨琼说到,长龙的发展是真实可以看见的。

未来,沿着母亲河,行走在长龙的每个村落,都能感受到历史与今天的清浅低诉。

宜业长龙 撂荒地变身产业带

近年来,重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1年3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印发《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充分认识统筹利用撂荒地的重要性、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加快设施建设改善撂荒地耕种条件、规范土地流转促进撂荒地规模经营等要求。

“长久村以前是一个相对较为偏僻的乡村,全村人口2800多人,但在家务工的却不到500人,这里原来有很多杂草丛生的撂荒地。”杨琼说到,因为垫江地处丘陵地带,而长久村3800余亩土地大多分布在“馒头山”上。这些土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零星分布,无法规模化发展,传统农耕无法获得很好的效益。

长久村宜机化改造

2020年7月,长久村正式纳入全县宜机化整村试点,并于8月2日开工建设,每天40余台大型机械同时施工。连通田块、对陡坡进行缓坡化改造、对不规则田块进行条状田块改造,让中大型农机能够进入作业,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效益。

截止目前,长久村已全面完成宜机化改造4600余亩,并且全部完成垫江晚柚栽植及粮食作物间种(大豆、高粱、玉米等)。长久村的2家村集体公司——重庆长久平滩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重庆长久泥沱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实现经营性项目收入零的突破,共接待县内外领导视察和各类考察团90批次3200余人次。

从小田变成大田、梯台变成缓坡。长久村的晚柚现代化示范园里,新改造整治的梯田成片,晚柚苗木整齐林立,一片生机盎然,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今天的产业园。

长久村晚柚示范园

实现了撂荒地的转变,长久村探索产业发展的脚步也从来没有止步。

龙溪河为长江北岸的一级支流,全长238公里,流域面积达3248平方公里,其流经垫江段全长98.7公里,也是垫江的母亲河。坐落在龙溪河岸的长久村,就拥有长达6公里的沿河岸线。

依托龙溪河丰富的自然资源。下一步,长久村将同步在沿龙溪河的龙安村等4村打造万亩级的龙溪河产业示范带;依托龙溪河风光和沿河民俗文化挖掘,超前策划“龙溪河人家”乡村旅游品牌,打造长龙半岛、长久平滩、龙桥湖片区等旅游特色村和乡村度假地等。

同时,长久村大胆探索村级集体企业负责经营垫江晚柚核心业务,逐步完善与农户股东的利益分配机制,全力走出一条农业集体化发展新路,努力让农村集体经济活跃起来,真正让村民腰包鼓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宜居长龙 “后进村”变身示范村

高天风雨散,清气在园林。

行走在雨后的龙田村里,空气令人神清气爽,到处都透露着崭新的通透明亮的感觉。稻田里的新苗在雨后显得更加绿意盎然;小舍里的枇杷散发出阵阵果香;翰林讲堂里仿佛正有人在热情洋溢地讲着关于龙田村的历史。

眼前的龙田村景象,很难让人想象,这里竟曾是典型的“后进村”。

“前些年,我们对村里干部意见比较大,好多项目不知道为什么做着做着就没有了下文,再加上农村普遍存在的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对垃圾处置不规范,居住环境也很差……”这是村民对以前龙田村的普遍看法。

龙田村治理前

改变,对于龙田来说,也可谓经历了诸多波折。

“龙田村以前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后进村,人居环境和村民氛围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经过近年来的治理改变,龙田村真正实现了它的蝶变。”杨琼说,龙田村的改变,必须要以多方为抓手,齐发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变化。

2019年以来,长龙镇成立了龙田村乱象整顿转化工作组,从强化党建工作入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龙田村治理体系,助推龙田村的乡村振兴。

龙田村积极组织“两委”干部在县上、镇上参加培训学习,要求干部以身作则,为村民办实事,带头抓生产、稳经济,让村民们都富起来。同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公路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通过前期不断的沟通、交流,帮助村民解决问题、通过院坝会等形式征集整改方案。就这样,村民们对龙田村的未来也更有信心了。

“村民们的想法其实都是很简单的,真正帮助他们做了事情,大家都会看在眼里。”杨琼说,行动得到支持,下一步就是要找准方法进行改变。

龙田村以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将环境治理和乡风文明培育结合起来。通过挖掘清光绪年间在龙田村的教书先生“谭子杰”的故事,积极挖掘翰林文化,修复翰林讲堂;把“迷读失牛”“贤妻伴读”等故事情节作为村民房屋外墙的宣传画;同时,鼓励村民对农家小院进行美化和修缮。

龙田村治理后

此外,龙田村还通过“环境八改”工程,全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改厕72户,房屋外墙改造80户,庭院花台治理50余户,完成入村道路整理1.1公里。建成村级道路路基6.5公里,环岛公路硬化2.4公里,入户便道硬化1.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现在好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你看我们出行也方便了。增设了垃圾箱后,大家也不再随地乱扔垃圾了。你看我们家的这个小院,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悠闲地在这里坐一坐,喝喝茶,我们也可以感受一下小资的生活了。”这便是现在村民们对龙田的新看法。

长久村和龙田村,是长龙镇蝶变中的一个缩影。

在产业发展上,长龙镇财政收入从五年前的2000万元增加到3100万元,税收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财政可持续水平排在全县前列;工业总产值从五年前的6亿元增长到1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五年前的4家增长到11家,总数名列全县前茅;农业总产值从五年前的1.8亿元增加到3.5亿元,增长达90%以上;农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00元,比五年前净增7000多元。

生活环境上,在环境污染方面,狠抓水环境污染这一重点、难点和堵点,严格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严格重点企业达标排放监管,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监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龙溪河(长龙段)、长龙河水质长期保持Ⅲ类并稳中向好。累计投入400万元,下大力气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均率先达到100%,长龙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了。

长龙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人居环境上的改变,还体现在各个方面、体现在未来。

长龙镇龙桥湖风景

接下来,长龙将围绕园区进行提档升级,加大基础设施完善力度,支持现有企业实施技改扩能,争取县级平台公司落地建设中小产业集聚园;围绕农业提效增收,积极争当龙溪河生态经济示范带核心区,以长久村、长堰村5000亩宜机化整治为牵引,与龙安、长龙、石水和永长路沿线正在推进的5000亩连片高标准农田整治,推动建成全县首个万亩级的现代农业产业连片示范区;坚定推进农村改革下深水区,探索完善“1234”集体公司利益分配机制,努力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迈出坚实步伐,让乡村振兴更可持续;围绕服务好县城发展,服务好全县重点高中实验中学,共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积极配合东部新区3万吨污水处理厂、旅游集散中心、广垫忠黔(长龙段)铁路建设等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

迈进十四五发展新阶段,长龙将按照“融入双五十、联接新城区、建好康养地”总体思路,牢牢把握“现代乡城•活力长龙”主题,大力发扬“团结、坚韧、活力、创新”的长龙精神,以长龙一域服务好全县大局,努力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征程上体现更多“长龙担当”。